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央媒观洛|产权改革强基固本 市场运营画龙点睛——乡村振兴“河洛变奏曲”

时间:2022-05-30 来源:互联网 责任编辑:洛阳热线
家底不清制约组织变强,人才短缺束缚产业发展,资源闲置阻断深度开发……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普遍面临着一些农村的老问题、发展的新难题。近年来,河南洛阳以改革赋能,抓住钱、地、人等关键要素,清产核资建强组织,聚集乡贤重振产业,招募团队运营乡

  家底不清制约组织变强,人才短缺束缚产业发展,资源闲置阻断深度开发……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普遍面临着一些农村的老问题、发展的新难题。近年来,河南洛阳以改革赋能,抓住钱、地、人等关键要素,清产核资建强组织,聚集乡贤重振产业,招募团队运营乡村,让基层组织强起来、乡村经济“火”起来、美丽乡村“热”起来,奏响了乡村振兴的“河洛变奏曲”。

 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基层组织强起来

  4000余人的伊川县水寨镇上天院村紧邻高速国道、背靠产业园,曾是致富“明星村”,但由于村内资产不清、矛盾多发,多年信访高发、债务沉重,运转一度几近瘫痪。

  两年前,在外经商的张夷奎回村接任村支书时,600多万元债务一团乱麻,“我满腔热情回来,当头却是一盆冷水。”张夷奎说。

  水寨镇党委书记张雄说,资产不盘点,债务不理清,还是一团乱麻,谁也别想站住脚。

  洛阳市“清资产、清矛盾”工作为上天院村送来一剂良药:“白条”债务逐项核实,集体资产逐一清点,沉睡资源盘活利用。清理统计后,上天院村压减“白条”债务293万元,收回集体土地426.3亩。村集体成立运输公司,预计年收入100万元;建设平台货仓,每年收租20万元。理清家底,算清账目,通过党员会、代表会、群众会向村民时时通报,村民看到透明账、成为“明白人”,张夷奎这届村“两委”班子立了起来。

 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仝宇鹏说,集体资产管理混乱、债务缠身是一些农村面临的难题,洛阳通过清资产、清矛盾,近一年来,287个试点村清收集体资金3.58亿元、固定资产13.44亿元,化解矛盾纠纷3.1万余起,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。

  三变改革利益共享 乡贤经济火起来

  洛阳宜阳县盐镇乡南洼村位于豫西丘陵地带,2021年,600余人的小村庄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,而就在几年前南洼村多年集体零收入。

  “别小看这15万块钱,发展集体经济最缺的就是‘第一桶金’。”南洼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国说,该村最宝贵的资源是1340亩农田,但丘陵地分散、缺水,农户自己都不愿种,更别提请人“土里刨金”。

  土地流转是南洼村破解困境的“先手棋”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1340亩耕地流转过来,再通过回收荒地、平整土地,村里还增加510亩农田。

  “手里握着1850亩耕地,申请项目,招商引资,才有底气。”刘保国说,先是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510亩土地种花生,再召回5名乡贤、培养3个种植大户,种植辣椒、烟叶、中药材。短短3年,南洼村的特色种植业就有模有样,村民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分别突破50万元/年。

  “先给人地‘松绑’,再建联结机制,农民靠股权和务工收益。”南洼村返乡人才李志衡说,村里盘活了土地资源,他们才有返乡创业的基础和动力。

  “南洼村是不少洛阳农村的缩影,其乡贤经济虽是初级形态,却迈出了发展产业的关键一步。”宜阳县盐镇乡党委书记张静国说,引导乡贤返乡创业,就要依托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谋划项目,使乡贤融入产业链。

  在嵩县,乡贤楚小莉对接丝绸产业链,建成了有2万亩桑树的桑蚕基地;在汝阳县小店镇,青年马明盼返乡打造“甜瓜小镇”,引导农户“先种瓜,再投资”,带动200余人共同致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