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军人是最可爱的人。保家卫国时,他们冲锋在前、不怕牺牲,用热血和汗水谱写无悔华章,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山河;脱下军装后,他们承载着军队、军人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作风,投身于地方发展建设的新战场,在各行各业当表率、做先锋、讲奉献,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辉煌。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,洛阳晚报推出特别报道,展现我市老兵退役不退志、建功新时代,在工作岗位上、公益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的故事,以此向最可爱的人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。
席志刚:弘扬正能量,为民送快乐
老兵简介
席志刚,1947年9月出生,曾在部队服役11年,洛阳石化隆惠公司退休干部。退休后,他义务帮助社区提升文化品位、丰富居民文化生活,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精神、弘扬社会新风的文艺作品,深受广大居民欢迎。
峥嵘岁月
席志刚出生于孟津河阳街道横涧社区(原横涧村),打小儿,父母便教育他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“我们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,1931年,这里就有共产党员活动,1936年建立党组织。抗日战争时期,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,村民们积极支援抗日部队,传递情报,开展抗日武装活动。至今,红色基因仍在延续。”席志刚说,正是这样的优良传统,让他有了从军报国的梦想。
“当时父母已经近60岁,担心他们不同意”,1967年12月,席志刚瞒着父母报名参军,成为驻昆明某部的一名战士。
“到部队后,由于我有唱戏的特长,被调入部队宣传部门,后来被安排到电影放映培训班学业务、练放映,学成后到电影组工作了5年,给各个连队放电影。”席志刚说,部队分散在大山里,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带着放映设备翻越大山,累计放映电影1000余场,极大丰富了战士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退役建新功
1979年,席志刚转业到洛阳炼油厂,当过企业宣传部部长、基层党委书记。2007年退休后,他常年义务进行文化宣传,弘扬革命精神、传统文化和社会新风。
近日,见到席志刚时,他正在进行革命老区横涧展览馆第二展厅内容的编校。
“第一展厅前不久刚刚建成,主要介绍横涧的革命斗争史,内容有4.6万余字。”席志刚说,第二展厅主要介绍横涧的建设发展史,内容有2.4万余字。
“席志刚非常热心,周边村子、社区有这些需要的话,他随叫随到,而且都是义务的。我们社区的展览馆从策划布置、方案设计到文字编校、照片收集、漫画绘制等都是他一手操办的。”横涧社区的社区干部席和平说,在此之前,席志刚帮助附近3个村策划、建设了家风家训馆。如今,这些展馆已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场所。
席志刚是当地宣传战线上的“常青树”,退休以后,他围绕孝敬老人、廉洁自律、基层党建、社会新风等主题积极开展文艺创作,创作了《老娘进城》《家庭党小组》等20多部反映时代精神、弘扬社会新风的剧本。
“这些剧本有6部被拍成电视剧,有8部被搬上舞台,里面的演员都是各个社区的居民,因为内容向上、接地气,很受居民追捧。”席志刚说,每次拍摄时,居民们都争先恐后义务演出,积极提供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