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汝阳将传统红薯种植推向标准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

时间:2022-10-08 来源:互联网 责任编辑:洛阳热线
金秋时节,行走在龙乡汝阳的沟坎之间,红薯,无疑是丰收的主角。 金秋时节,行走在龙乡汝阳的沟坎之间,红薯,无疑是丰收的主角。 你瞧—— 在地头上,拖拉机隆隆驶过,铁犁翻出层层土浪,一块块红薯破土而出,来不及拉回家,便直接上称,发往四面八方。 在

  金秋时节,行走在龙乡汝阳的沟坎之间,红薯,无疑是丰收的主角。

  你瞧——

  在地头上,拖拉机隆隆驶过,铁犁翻出层层土浪,一块块红薯破土而出,来不及拉回家,便直接上称,发往四面八方。

  在实验室,青年博士醉心于瓶瓶罐罐、试剂仪器之间,一棵棵脱毒薯苗在此诞生,成为红薯产业的“芯片”。

  在直播间,推介精彩,点赞满屏,订单宛如雪片般飞来,一根根网线,让汝阳红薯“今天在地头,明天在路上”。

  3万余农户参与、16万亩种植规模、15亿元综合产值……如今,坚持以创新为引领,汝阳将传统红薯种植推向标准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,形成“育、种、产、加、销”一条龙闭环产业链。

  走进山水田园,探寻汝阳红薯产业蝶变密码,“科技的味道,有点甜!”

  “老把式”用上新技术

汝阳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

  秋高气爽,在汝阳县柏树乡布岭村,漫山遍野的红薯田一眼望不到头。繁茂的红薯秧循着一条条地垄蔓延开去、满眼葱绿。灌满水壶、戴上草帽,红薯大户李许召往地头一站,指挥拖拉机摆开了收获架势,开沟、去泥、分拣……

  李许召是汝阳响当当的红薯种植大户,也是为数不多以农民身份评上高级农艺师的“老把式”。在承包的诸多红薯基地里,布岭村让他尤为上心。

  “这块地不一般,它承担鲜食红薯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任务!”李许召一番指点,外行才看出门道:地块一分为二,同样的品种,一边是传统种植,一边则采用“深耕起垄覆膜+配方施肥+绿色防控”综合技术。

  对比结果显而易见。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红薯提早2个月上市,地头价2.5元一斤;常规红薯待到成熟,一上市就成为“大路货”。剔除人工、农资成本,新种法的收成也能高出一大截。

  无独有偶。汝阳城关镇杨庄村的红薯大方里,一项密度栽培试验正在进行。同样的品种、同样的管理、同样的地块,分别按照每亩3000株、4000株、5000株的密度栽植,从而找到最优的栽植密度。

  “想把一块红薯种好,是体力活,更是技术活。”汝阳县政府负责人说。现在,当地下大功夫示范推广新技术,就是要让乡亲们眼见为实,迅速掀起红薯生产的“种植革命”。